关于我们
 
欢迎登录阜阳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网站! 本会主要职能:学习培训  经验交流   继续教育  理论研讨  宣传典型  表彰先进
欢迎登录阜阳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网站! 本会主要职能:学习培训  经验交流   继续教育  理论研讨  宣传典型  表彰先进
县级公立医院强化服务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阜阳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

作者:马航

发布时间:2017-01-13

浏览次数(795

太和县人民医院  马航

 

  要: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联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医院建设在多元模式和路径下应当着眼病人需求,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强化保障患者享受到更加便捷、廉价的医疗保健服务。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 服务能力

 

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明确思路和方式引导。县级公立医院在综合改革过程中承担着首要职责和中坚作用。如何呼应“卫生强县”战略的全面推进,如何破解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医疗“真空”,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是每一家县级公立医院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应对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加快自身建设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绿色通道”。

一、县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主要制约因素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县域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整体科研创新机制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难引、难稳、紧缺的状况相对突出,人才短板引发学科短板、科研短板和技术短板等连锁效应,医院建设潜力和动能不足。

(二)农合与医保基金有限。参合与参保标准逐年提高,疾病诊治报补比例持续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实现全覆盖。现有农合医保支付政策对疑难重症和心脑血管介入、微创手术等制约较大,影响手术类别和关键技术的开展。

(三)财政补贴与扶持不足。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历史债务等医改政策规定的财政拨款项目,基本由医院自行承担,致使经济运行困难,甚至出现负债经营,制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推进和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医疗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制度机制不够成熟,停留在财务、人事、划价、收费的简单计算机化,缺乏对医疗功能的直接支持,临床管理与医院管理信息共享脱节。

(五)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剧。省市级大型医院规模扩张速度加快,服务范围持续延伸,民营医院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发展理念和服务模式更加贴近患者需求,病人就医选择多元发展,县级公立医院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并面临分级诊疗的严峻挑战。

二、太和县人民医院综合能力建设的尝试与探索

(一)太和县医疗卫生状况。

太和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45家(其中,县直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32家、村卫生室294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个、民营医院7个、个体诊所83个),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完善。截至目前,乡镇和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总值9.4亿元,实际开放床位7197张,每千人口4.11张,执业(助理)医师2010人,每千人口1.21人,注册护士2539人,每千人口1.45人,均高于阜阳市平均水平。

(二)太和县人民医院能力建设主要举措。

太和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急诊急救、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全院占地165亩,拥有医院本部、北区、五星病区三个院区,固定资产总值5亿元,医用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600张;设立33个临床学科、43个病区、12个医技科室和ICUEICUCCUNICU4个重症加强监护病区,建有层流净化手术室、静脉配置中心、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中心和体检中心,配备256层极速CT3.0T超导磁共振、医科达直线加速器、联影PETCT等百万元以上高端医疗设施29台(套);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00人,其中,高级职称90人,中级职称315人,50多名专家担任省、市医学会相关专业分会委员以上职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占全县75%;常规开展心脑血管介入、急慢性肾衰竭等核心技术项目48项,医疗服务范围辐射至阜阳、亳州、涡阳、利辛、界首及河南等地,实际医疗服务人口持续攀升。

2015年,全院门急诊51.8万人次,手术1.3万台次,出院6.9万人次,平均住院日8.7天,农合患者次均费用5694元,医保患者次均费用6352元,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11%33.4%,人均药品费2252元,人均耗材费1161元,人均检查费911.8元,农合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313例,医保患者460例,外转患者占出院人数的1.12%,各项业务指标合理浮动,保持在可控区间。

1.强化承载能力,打造一院三区新格局。

根据医疗用房严重不足、医疗环境相对落后的现实,该院结合区域医疗卫生发展实际和医院经济运行状况,紧抓国家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坚持“省内一流、适度超前”的理念,完善院区建设规划,破解发展瓶颈。

20069月,层高20层、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外科病房大楼破土动工,新增床位660张。2014年初,层高19层、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的内科病房大楼落成启用,新建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病理科、放射科和静脉配置中心,诊治与抢救条件大幅提升。

20142月,实施北区肿瘤学科三年重点扶持计划,启动北区门诊楼、病房楼装修改造工程,装饰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北区门诊和3个肿瘤病区,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技术精湛、区域领先的肿瘤专科。

20151月,顺应老龄化加快发展的趋势,结合五星病区功能定位,积极筹建五星病区老年养护院,探索开展集疾病诊治、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生活护理、临终关怀等为一体的养老托老服务模式。

2.创建三级医院,开启快速发展新纪元。

2008年,太和县人民医院在全省县级医院第一家申请创建三级综合医院,20138月顺利通过原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综合医院专家组评审验收,201410月,正式由县级医院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创建过程中,医院始终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坚持在“创建中求完善,在提升中促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面强化医疗质量监管,稳步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一是强化制度组织建设,修订完善400个制度、220个岗位职责、36个预案和210个流程,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质量与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和指标管理体系,遵循PDCA循环,对质控目标落实全面监管,以数据通报存在不足,以问题症结督促改进,以检查分值兑现奖惩。

二是坚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主线,强化科技创新,树立品牌效应。神经外科、普外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肝胆外科、急诊科、神经外科、妇产科等为市县级重点(特色)专科。创建6年来,全院共完成科研立项60余项,荣获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奖1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县级科技进步奖60余项,年均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4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区域空白。

四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认真执行考核评分标准,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绩效评估,消除偏差,力求客观,真正体现绩效考核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并及时校正风险及贡献度,强化考核指标敏感度,并统筹考虑工作负荷、风险系数等因素,促进医师、护理、医技和行政人员绩效分配的合理化。

五是邀请业内专家来院指导,主动到省内外三级综合医院实地学习;积极推进全面质量管理(TQC)与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和运用,定期开展演示评比;完善三级质控网络,开展各项台账的质量检查与评比,加大对死亡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带教查房、业务学习等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提升业务水平。

六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探索制定符合皖北地区实际的临床路径文本,着力提高临床路径病种覆盖面;科学制定临床科室药占比比值,高值耗材降价25%,降低新农合25种预警药品采购量,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坚持对超出药品使用比例的科室给以经济重罚;建立全省首个县级院感质量控制中心,不断创新院感防控宣教模式,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预防院内感染暴发;健全优质护理垂直管理体系,实现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全覆盖。

3.坚持人才强院,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

第一、完善规章制度,增强科研实力。制定出台《学科建设与科研奖励暂行办法》,对在科研项目、学科建设、新项目开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室和个人给以公开表彰和经济重奖,对晋升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给以经济奖励,对在省、市、县科研立项的课题组给以经费保障;制定安家费与科研起步基金优惠政策,吸引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人才来院创业;职工公积金扣除比例由5%提高到15%,住院费用6000元以内全部报补,大病补助一次性提高到5万元,切实照顾职工各方面舒适度。

第二、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技术水准。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派业务骨干和具有业务发展潜力的年轻医务人员分批到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深造;邀请安医附院、蚌医附院等三级医院专家教授定期前来门诊坐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和手术示教,不断引进新技术、新疗法;与北京地坛医院联合成立肝病诊疗中心,与北京宣武医院成立疼痛诊疗中心,与南京心血管病医院建立心血管病协作医院,通过技术协作,提升疑难杂症诊治水平;利用省立医院、安医附院对口支援有利时机,推进学科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内涵;与安徽医科大学联合建立研究生进修教学点,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协作建立教学医院,与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合作建设肾脏专科,缩短人才成长周期。

第三、引入竞争机制,畅通晋升渠道。开展护士长后备人才竞选活动,公开选拔10名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业务技能的护士长后备人才,纳入医院人才库,并扩大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范围,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氛围,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

三、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的思考与构想

《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对加快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作出了全盘谋划,全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也正有条不紊展开。县级公立医院需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医改精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科、人才支撑作用,更加注重运营成本的控制,更加注重患者就医体验的改善,同步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强度、高标准强化业务骨干培训,建立金字塔式的人才发展格局,引导科主任、一般职工和新近人员做好学科规划和个人规划,积极组织开展“拜师”活动,为勇于实现梦想的员工提供广阔发展平台和充足经费保障。

二是随着社会办医规模与质量的快速提升,患者就医趋向和就医习惯逐渐改变,应当积极借鉴医联体运作模式,稳固原有医疗市场,同时加大自身设备、技术在外县的推介力度,并强化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协作,增加患者来源渠道。

三是医疗纠纷在依法规、按程序处置的同时,诊疗过程中需要做到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收费,降低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缺陷发生率,持续提升临床路径入径率,严格控制患者“三费”比例,保障患者在更短住院日内享受到更加便捷、廉价、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

四是完善绩效考评体系,优化考评内容和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准确的信息采集渠道,拓展考评结果应用范围,真正做到考评结果与职称晋升、奖金待遇挂钩,不断巩固提升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

五是提升精细管理参与度,推进医用耗材智能管理和全成本核算,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监管,实现医疗过程的高质量和低消耗,努力将可控成本细化到岗位、量化到奖金,形成堵漏、挖潜、节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管理流程,最大限度控制患者次均费用和医疗服务成本支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律动不会停息,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质量不能原地踏步。太和县人民医院在整体服务能力建设过程中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县级公立医院应当秉承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努力培育和催生医院发展新动力,增强建设新动能,持续提升医疗承载能力和健康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晔;注重内涵建设 促进医院全面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01

2.王克春;王小合;马征;;基于健康保障责任的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思路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09

3.孙忠人;吴红艳;刘世斌;;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210期。

 

作者简介:

马航,男,安徽省临泉县人,1987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太和县人民医院办公室秘书,助理政工师。


上一篇下一篇


学术研讨
 
 
进入编辑状态